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斩秦英窦凤琴叫姨娘 第328章 战略之争

兵,和楚、韩、魏之力,可南下争东郡、三川之地。”

“三川东郡,此皆天下膏腴四达之地,太子集诸侯之力争之,秦岂能守也?如得三川东郡,秦之河内必然难保,彼时太子号令韩、楚、魏之兵西抑秦与关内,分秦军之势,则太子合燕赵之军,夺秦之、河东、太原、上党之地,如此岂不是大胜之策乎?”

“秦失关东、河东、太原之地,楚必西上以争荆宛,则秦徒有关中、巴蜀,尚未必能保,又岂能为太子之害也?”

“如此燕土大张,诸侯归附,太子霸业可成也!”

“舍此而顾北方之地,太子已有东胡、匈奴数千里之土,其余蛮夷小国,传檄可定,岂需数年之功,弃霸业而图小利,实非良策!”

太子丹面上微笑而听,心里却是微微叹了口气,暗道韩非终不能忘了故国。

以韩非之策,如能照策而行,燕虽有利,但获利最丰者,实乃韩魏之国也。

太子丹看一眼韩非,徐道:“卿之心不欲韩之亡也,然否?”

韩非拱手肃然道:“韩王待臣虽不善,然臣乃韩之后,终不忍韩之宗祀不存,太子之言是也!”

“然臣得遇太子,太子待臣厚,臣虽有护韩之意,然实为太子霸业所思也。”

太子丹见韩非坦然承之,对韩非倒也没啥不满,只是道:“卿之心,我亦知之,只是卿之策恐未必善也。”

“东郡、三川,天下之膏腴之地,如能得之,自然甚佳!”

“只是我大燕在赵之北,东郡三川,东有齐,北有赵,南有韩、魏、楚,西有强秦,乃四战之地,我如欲取之,一来秦军必倾全力以保之。诸侯合纵,面对强大之秦,向来彼此暗存侥幸,向时庞暖率诸侯之兵,已攻入关后,秦军一出而诸侯自退,况我燕素来孤弱,如今偶尔得手,于诸侯中并无威望,诸侯岂可尽全力而与秦战乎?”

“秦军之强,数十年间,胜多败少,全力争之,尚胜负在两可之间,何况其心不齐也?”

“争之不胜,则我燕大损必也!”

“况东郡、三川,多是韩魏故地,燕如欲连韩魏,必许之恢复故土,则诸侯侥幸而胜,东郡三川又岂能尽归燕之所有?”

“诸侯之君,多有短视之辈,稍有战胜,即有内争之心,况秦人狡诈,多挑拨诸侯,诸侯大臣,多有亲秦者,合纵恐难以持久,我燕实力尚虚,丹以为贸然与秦争雄,恐制秦不成,反为秦所害。非上策也!”

韩非细想太子丹所说,亦有道理,想及韩国势危,未免神伤,太子丹善言安慰,道是自己虽然欲征战北方,终不能坐视秦灭了诸侯,总要对秦有所牵制,还望韩非多思万全之策,才算劝走了韩非。

韩非刚走,尉缭和范增两人又来,直言太子南稳北战之策不妥。

韩非心存故国,虽然也是要为太子丹处理,所思所想未免受了局限,不赞成自己之策也就罢了,这两位乃是楚、魏民间之贤,对于魏、楚两国,并无多深的感情,看事筹策,乃是全心全意为燕国打算,连他们两位都说不妥,太子丹可要好好听听。

范增问太子丹道:“敢问太子,此策为谁所献?”

太子丹道:“国相问此为何?实非他人所献,乃丹自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