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但北台顶上佛光化舍利这一役,却将天下绝顶高手化去所剩无几。※※※赫连恩虽然勉力率兵抗击,也只能挡住萧宝寅自南面攻来的大军,可崔延伯的另一路大军却自北华州(指今日的陕西黄陵南面)破入,连夺三城,逼至西峰城下,与高平义军隔江相对。万俟丑奴也拖着病躯上阵,勉强稳住阵脚,但军心却很明显已经有些涣散,而且崔延伯正在伐木造船,极有直攻之势,更自泾河调来战船,这使得环江之水完全失去了其险要的价值,加之崔延伯连夺三城,其声势和士气几乎已达到巅峰。万俟丑奴所领的义军与之相比,的确不可同日而语。再说如今万俟丑奴身受重伤,往日他总是领着士卒冲在最前方,但现在却一直不曾出现,这对高平义军造成了极大的心理压力。而且,崔延伯更在营造着一种声势,那就是他大力宣扬说万俟丑奴身受重伤不能作战,并说胡琛已死,这使得高平义军人心极度惶恐。万俟丑奴并没有将胡琛的死讯传扬出去,知道胡琛死亡的人数极为有限,但知道胡琛重伤的人倒是不少。
万俟丑奴一直在等待,等待蔡风赶来,葛荣已飞鸽传书告之蔡风将至的消息。此刻蔡风应该已经快到了,万俟丑奴相信蔡风,虽然他并未真正见过蔡风,但却知道有关蔡风的传说,更清楚黄海与蔡风的关系。派蔡风前来高平相助,是万俟丑奴的意料中事,他并没有看错葛荣,葛荣的这种做法的确做出了极大的牺牲。这也许就是葛荣的聪明所在,在这种年代,往往反映了一个事实——一个不怕吃亏的人,最终他总不会吃亏的。如果蔡风来了,那高平这支义军应该可以撑下去。在万俟丑奴想来,传说应该不会太过失真,就连尔朱荣和破六韩拔陵那等人物都不得不承认蔡风是个可伯的对手。而他对蔡风破除定州,杀鲜于修礼,以及控制鲜于修礼的大军,再破博野,杀元融,威慑河间、高阳两座重镇等诸般事实知道的并不少,又有蔡风击杀莫折大提这些事件,足以让他完全相信蔡风的能力。单凭蔡风这个名字,就应该可以稳定军心。因此,万俟丑奴准备在那时候向全军公布胡琛的死讯。当然,在这之前,各级重要且可靠的将领有权知道胡琛的死讯,他不能造成一个胡琛被蔡风所害的迹象。知道胡琛死讯的,还有胡琛的家人。胡琛的小儿子今年才十岁,大儿子却战死于沙场,另外全都是女儿,这也就是万俟丑奴为何要请来蔡风的主要原因。赫连恩虽然有些不太情愿,但却对万俟丑奴极为信任,也相信万俟丑奴的眼力。胡琛的家属对万俟丑奴亦如亲兄弟一般,大家权衡利害之下,只好出此策略,这也是没有办法中的办法。但胡琛的小儿子胡亥将会继承父位,任高平王,当然,那只是等蔡风来到之后的事情。赫连恩的伤势基本已经恢复,与萧宝寅交手,双方也只能勉强战个平手,之后他率兵死守华亭而不出。与萧宝寅耗劲,这是万俟丑奴不得己的策略。攻久必失,所以他只能让赫连恩死守。华亭对万俟丑奴来说极为重要,那几乎是高平的南大门,所以不能有失,但守而不出,必会磨消士气,在士气本就不激昂之时,若长此这般下去,并不是一个好办法,却没有更好的办法可行。高平义军的士气本就有些低落,无奈胡琛根本不能现身证实谣言的虚妄,使得许多义军人心思变,可怜的胡琛,连其尸体也不得下葬,只能以冰冻结起来,以防止腐败发臭。万俟丑奴此事做得的确利落和保密,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