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斩秦 第337章 四周

些部族,还真不容易分清是秽族还是貊族。其中秽部所在,乃是在燕辽东郡的东北,东和南面均有。其大者有贯那、藻那、朱那、桓那、佛流等部

南面的秽族,乃属朝鲜一部。周武王灭商纣,商王遗族箕子不忍周武王之释,率部分族人北走远避。因商朝先祖出自东夷,故而箕子一路北上东行,避周朝之威,归于东夷,周武王因而封之,其地就在鸭绿江之南,现今就在这辽东郡东南角的南面。

箕子所封之地,原有东夷的箕子一支良夷,箕子率族人会合良夷、高夷,并逐步并取附近秽族,形成了箕子朝鲜。

箕子在世时,并不朝周,待其子即位,后入周朝见,乃是周初八百诸侯之一,燕国东扩,遂与箕子朝鲜隔江相接。

箕子朝鲜在周围诸族当中,最为发达,承继商朝之遗风,和中原华夏风俗颇有相似之处,乃是以农耕为主,善铸青铜,其君亦称王,有大夫等官。前些年也曾想扩张势力北进,和辽东郡也打过几仗,彼此都没占了上风,故而也就这么对峙了下来。

正是因为辽东郡这三面皆有为敌的部族或部落,故辽东郡之地,其郡兵只能用于本地守卫和征战,绝对是没法调往主战场使用的。

这还是燕国整体实力保存的情况下,要是燕国整体有变,这辽东郡的走向如何,那还真就不好说。

太子丹一直也在迟疑。这辽东郡该怎么办,要不要向四外扩张。

对于中原之地来说,北面大漠和辽东的四周之地,是多次祸乱的根源,华夏之族彻底掌控了这两个地区对于中原王朝将来的长治久安是决定性的。

当然吗,那是以后很遥远的事情。

除了太子丹心里会从这方面做些考虑之外,普天之下,没有一个人会产生同样的想法。

对于很多人来讲,燕国目前已经很大了,甚至有些太大了,那些蛮荒之地应该舍去,专心向内争霸才是。

可他们不知道的是,只需要几十年,仅仅几十年的时间,那些蛮荒之地就成了中原的百年大害。

有的机会只会有一次,早晚都不会有。错过了再也不回来。

目前的这一历史阶段,是华夏文化向外扩张最猛烈,也是相对最容易的时期,抢在周围还没有形成足以对抗的文化和政权以前,把势力范围扩张到最大,为燕国的北部边疆打下最好的基础,应该是一个刻不容缓的任务。

要打,力量没问题。现在单是辽东郡就足以和周边诸部相抗衡,要是加上辽西郡的陈余所部的大军,横行南北,肯定一点问题都没有。

关键是目的和手段。

这是需要好好斟酌的。对付这些部族,太软不行,那绝对是养虎成患,太硬,也是难办。人都杀光了,地空了有什么用呢。土地城邑是有人才有用呢。

但是又不能让这里牵扯了太多的资源进去。

辽东郡和陈余所部,已经是燕国可以投入的全部资源了。

毕竟现在主要的对手是秦和诸侯,扩张辽东,必须服从这一大局。

太子丹回到襄平城,大召辽东、辽西两郡守和门下宾客会议。

陈余和李信随太子东行辽东,当然知道太子之意。陈余总算出气畅快了许多。没办法,自从他随了太子,他一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