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笔。姜敏原地站着勾几下,“这四个朕还有用处,口供问来秘折给朕——旁的审完具明折,从内阁上奏。”
林奔一眼便瞧见死敌赵仲德名字边没有朱笔痕迹,欢喜道,“臣——遵旨。”
姜敏撂了朱笔,自出衙狱回宫。徐萃等在阶下,奉一个匣子给她,“刚到。”姜敏接在手中疾步入内,使铜匙打开,仍是一本素折,皱巴巴的,应是浸过水又一路阴干了,墨迹亦有水洇过的痕迹,只六个字——
臣必不辱使命。
落笔凌乱,笔峰都是虚的。
第64章 第一人。
入夏陵水沿线连日暴雨, 陵水暴涨。皇帝命内阁次相虞青臣代皇帝巡使,处置水务。虞青臣只用了一日二夜便走完了溏湘溶陵四郡所有洪堤。
第三日命在溏郡白沙坡破堤蓄洪,迁白沙坡内诸户往邻县居住, 一应吃食供给由官府承担。众人不肯走, 虞青臣传令所有离乡者原有田地免三年税赋, 水过后淤田垦荒之新地永免税赋。
白沙坡总共不足五千户,按离乡顺序, 前五十户不论户中人口数量多少, 每人赏银一两, 前一百户赏银五钱, 前五百户赏银三钱, 前千户赏五百钱,即便是前二千户, 亦有一百文赏钱。
初时无人相应,终于有破落户胆大, 反正在家亦是穷困潦倒, 索性第一个离乡,一只脚刚踏过官府衙地一家人便拿了白花花五两纹银。消息比长了翅膀的还跑得快,一时各家诸户忙不迭地收拾行装, 生怕慢一步没得银钱,不足两日白沙坡便搬得七七八八。便命溏郡衙吏挨家逐户搜拣, 走不动的抬走, 不肯走的一律绑走。
虞青臣奉旨出京抵达陵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