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时,贾母才对众人道:“都散了吧,这都累一天了。”
贾琏笑嘻嘻的告辞,心里却在腹诽,你还知道大家累一天了,这是能来迎接的都来了,不对,有个人没来,贾珠。
等贾琏走了,贾母才看似随意的问一句李纨:“孙媳妇,怎么不见珠儿?”
李纨的身子微微紧了一下,随即笑道:“午饭后出去了,说是与同窗约好的。”
贾政听了顿时怒道:“这小畜生,大过年的也不着家,迟早让他知道家法的厉害。”
贾母听了顿时怒道:“你胡说八道什么?逢年过节的与好友聚会,算的什么?”
贾政对老母绝对孝顺,当即变弯下腰,语调也变的柔和:“母亲教训的是。”
话是这么说的,心里却给贾珠记一笔账。这个不孝子,不要给找到机会收拾你。
贾赦和家政在对待子女教育问题上绝对是一个爹生的,手段都一样,不是骂就是打。
贾琏对这种方式自然是嗤之以鼻,非常不屑。
伱要是每天非常的忙碌,孩子又多,没那个耐心教育孩子,倒也还罢了。
这哥俩完全不是这么一回事,贾政是个五品官不假,但在工部郎中的位置上,贾政其实事情不多。要是个做事情的人,哪有闲心养一堆门客,大把闲暇时间陪着他吟诗作对。
贾赦倒是不读书,每天喝酒听戏,玩女人。
心思全在乱七八糟的方面,都是不做正经事的人,说的文雅一点,富贵闲人,说的难听一点,整个一个依靠家世的废物。
儿女对于这哥俩来说,根本就是他们的工具。贾赦把贾珠当做今后能光耀门楣的工具,贾政把贾珠当做今后能压倒大房的工具。
尤其是贾政,当初他是个读书种子,但被太上皇摆了一道,直接荫个五品官,导致他无法走科举正途的道路做官,身上勋贵的光环,使得家政难以融入文官集团之中。
贾政把所有的遗憾都寄托在贾珠的身上,一旦贾珠的表现无法满足他的遗憾,等待贾珠的就是强度拉满的暴风骤雨。这点从贾政打贾宝玉时,王夫人跪地阻拦时说的话可见端倪。
(ps:每个人有自己不同的理解,各位读者看看就行,别当真。)
初三这一天,贾母进宫,贾琏在家里歇着,贾赦照例不在家里,外出流窜。
接了贾母回家后,贾琏回去又懒人病发作,躺椅上一靠,抱着个暖婆子,盖着锦被打瞌睡。桂香见了非但不拦着犯懒,反倒搬个小凳子,把贾琏的靴子脱了,脚放在肚子上取暖。
贾琏以前也说过不用这么做,桂香表示嗯嗯嗯,二爷说的对,就是不改。
现在整个荣国府都知道,桂香已经提前预定了一个姨娘的位子,眼瞅着大妇没进门,桂香在落实身份之前,自然是不敢有半点懈怠的。
实际上即便是大妇进门了,桂香也会想着法子的讨好贾琏。
真不要说什么“自贱”的话,这个时代的女人,即便是迎春探春,家人后也都是要依附于丈夫生存的。三从四德,这是时代对女性的要求。想跳出这个圈子追求自由的女性,结果注定是被整个社会唾弃,唾弃者的绝大多数人还是女性。
这一天真是太舒服了,就这么躺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