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村中的那些故事 第58章 栽大葱

我们家乡的土壤能栽大葱已经有二十多年的历史了。</p>

早些年里村上的土地都包产到户了,我们村上的农民有的分到了菜园子种菜,有的分到了旱田地,种大田作物,玉米了,大黄豆了,村上种高粱的和种谷子的比较少,都觉得这两种作物,高粱喜暖又怕气温低时,收成上不来,谷子又产量低,也怕低气温的年头里收成不好,只有,玉米和黄豆最适合我们北方的气候了,还有的人家种稻田地。而我母亲家里都是菜园子,靠种蔬菜来挣钱养活一家老小的,我自己家里分了些稻田地种。</p>

我的父亲是村上最能干活的社员,他在种地上是很有学问的,虽然,他不识字。可他会看图,能看懂那些菜籽了,农药啊,那上面的图片就能让他分晰出如何施肥,撒种了。</p>

我家前院的徐粉匠的儿子徐老大自从粉房解体后,那些做漏粉的家活,工具,大缸也都分了,也不做粉条了。改种地了。</p>

他那年从绥化老家买了一些大葱籽,想在我们村试种一次,看看秋天能不能长得好,长得壮些。</p>

徐老大与我们家还有点亲戚,他的儿子娶的媳妇是我的表妹,两家有这层亲家关系,他也把大葱籽卖给我父亲二两多。都是做试验的。秋天市场上卖的大葱,有一捆一捆的,葱柏粗又高,叶子又绿,是过冬用的最好的菜了。那时候的大葱很贵,零卖一元多一斤。很多人家都买毛葱做葱花,有的农户还栽些小火葱,入秋后也起了。过冬用。</p>

大葱籽买的可贵了,那时后一百多块钱一斤啊,可父亲想试试。</p>

春天到了。父亲选好了栽葱的地块留着。</p>

先是整地,翻地,打床,育葱苗,苗床打好后,用篩子篩肥和土,都是细面的土,在苗床上打上防小虫子的药,喷撒一次,在浇透底水,苗床浇透水后,才可以撒葱籽,那大葱籽很贵,所以,父亲很细心的撒种,之后再盖上一层薄细面土,像种稻秧苗一样,在盖个塑料弓朋,四外压上土,苗床就做好了。可以等待大葱出苗了。</p>

育葱苗是第一道工序,葱籽下到地里后,还得七天之里看看小葱出土没有,待小葱出土后,暖棚里温度高了,还得打开一头苗床早晚放风,让暖棚里有一定的温度,养分,再有阳光的照着。葱苗长得就快些了,这个时候,如果里面太干旱了,也得浇点水,虽然有常言说,涝不死的鸭子,旱不死的葱,就是说,葱是耐旱的。</p>

小葱苗长到如筷子长短时,也就是到了六月份的天气里,就可以往大地里移栽了。</p>

这是最艰难的工序了,栽大葱的地都是选择离水源近的地。土壤和肥都得适宜。</p>

地深翻后,一定要起大垄,垄沟要深,用机车起垄时,也要深翻,撒了肥后,就可以起葱苗往地里栽了,栽葱得双脚踏在垄台上,把葱苗用双手陪土栽在垄沟里,两个葱苗之间有三个手指合并那么宽的距离,太窄了,大葱就长得细,不粗。所以,栽葱也要讲究科学的,我们家也是按照徐老大的说的方法而栽的,栽大葱是很累的活,有时都觉得比插稻秧累,到了晚上,两条腿都是疼的了。</p>

刚开始时,我们自己栽自己家的秧苗,后来,村里种葱的多了,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