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危之山。洞天福地。清原收了古镜,露出古怪笑意,他知道这个白晓,心中必然是不安分的,本想加以限制,但念头一转,也就随之去了。“临东白氏?”清原低笑了声,旋即古镜一转,场景落在了文先生那边。他静看片刻,便即收了古镜,只留下少许意识,感应在外的三道分神。这三道分神,一道是在文先生那边,一道是在白晓这边,另一道则是在那神符化身上面。而他本身,便已回了这黑色茅屋当中,盘膝而坐,静静修行。……朦朦胧胧,宛如迷雾。这方天地,尽在迷雾当中,宛若天地未分,混沌未开之时。只是忽有明月清照,光华如水,旋即明月便一分为六。六轮月光之下,迷雾当中显露出九重玉楼,通体精致,神秘莫测。而最上层的第九重楼,正隐在迷雾之上,几近触及明月。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水月楼。这一重楼,属第九重。若是阳神在外看来,几乎看不到这第九重楼。因为这一重楼,已高到了天上,处在混沌当中,若隐若现,看不真切。而在水月楼之内,阳神显化出来,化作清原模样,其皮肤,血肉,根骨,筋脉,尽数具备,几乎与本体无异,但这一身构造尽都是阳神显化,而不是真正的血肉之躯。“第九重楼,方圆一丈。”清原仔细打量着周边的景象。第九重楼,位在顶上,也显得最为狭小。这九重玉楼的构造,实际上,倒也颇为类似于高塔,底层宽阔,每是往上一层,周边便是略小一分。而到了这最顶上的九重楼,最是狭小,但也显得最是简朴。四周没有壁画,没有摆设,没有任何一切,只有中间一方水池。水池倒映着明月的光芒,映照周边,让这方圆一丈,稍稍明亮几分,有了些许朦胧的淡白月华,不再阴暗。“简朴至极,返朴归真么?”清原来到这水池边缘,凝目看去。水池方圆三尺三寸三分。上方六轮明月,月光照落下来,倒映在水池之中,重合为一,化作了一轮明月的倒影。这就是虚幻道果。“虽然说到了人仙之境,是功果半成,但这所谓的半成……却仍然是在十万八千里之外,迈出了第一步罢了。”清原沉吟片刻,抬头看向上方。在九重玉楼之上,是六轮明月。如果说水中的倒影,只是虚幻道果,那么这上方的六轮明月,才是真正的仙家道果。所谓功果半成,仅仅是仙家道果的一个虚影。“所谓功果半成,也仅是一个虚影而已,并不是足足一半的仙家道果。”清原略显自嘲,笑道:“距离真正的道果,还远着呢。”哪怕是九重天之境的人物,也只是得了道果的一个虚幻影子。一日没有真正得道,便还是人世间的半仙。半仙与仙家之间的差距,不是差了一半,而是一个在地下,一个在天上。这就是天壤之别!当真正跻身于这个境界,清原才彻底明白了“天壤之别”这四个字。“仙凡之差,就是天壤之别。”“哪怕我已经是人仙之辈,哪怕我在人仙当中,也堪称斗法第一……但只要一日未有得道成仙,在真正的仙家眼中,仍是如蝼蚁一般。”清原眉目低沉,心中逐渐感觉到了冥冥之中的压力。或许在仙人眼里,凡是仙人以下,无论是半仙,还是真人,或是上人,又或是寻常修道人,其实都是芸芸众生的一部分,皆是尘埃之间的蝼蚁。只有真正得道,才能超脱人世,才能跻身仙界。“论斗法本领,我于当世无敌。”“但实际上,论道行高低,我却还远了……我在这第九重楼,都尚未臻至最高巅峰之地,遑论踏破此境,成就仙家?”“就算是正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