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汉武帝废了哪个皇后 第一百五十章 逆臣(二十二)

骑镇则早已抵达。

鲇鱼套是为武昌城南巡司河的入江河口,昔年陈友谅曾在此打造战船,平日里亦是本地百姓和来往船只暂避风浪的一处所在。明初时在鲇鱼套设立巡检司,巡司河故而得名。此间,清军早在明军推进到城下前,就已经将此间的船只转移,但却并不妨碍大军过河。

“那时候,文昌门还毗邻长江,从湖广南部和江西来此的商人通常便是扎着竹排前来,停泊在门外的码头。极目远眺,一排排的竹排整齐的排列着,蔚为壮观,所以变得了个竹牌门的名号。”

明初时,陈凯所在之地还是长江的河道,到了明末的时候已经是陆地了,不过两百多年的时间而已。甚至到了清末的时候,这片区域很可能还要更大。

“沧海桑田,不外如是啊。”

此番主攻文昌门虽是李定国力主,但那位晋王却并不在此,而是带着本部兵马去了城南的中和门,也就是后世的那座起义门。

明面儿上,李定国的说法是分散清军兵力,实际上陈凯焉能不知——其人已经位极人臣,这辈子没什么晋升空间了,最多就是向上多追封一些祖先,向下多荫赐一些子孙。而他却不同,江山大捷和独立收复江西的功勋尚未计算,如今又与他一并收复了半个广西和几乎一整个湖广,封一个郡王早已是大大过之。就算是身为文官,不像拥兵自重的武将那般更容易些,但此番若能拿到收复武昌的首功,自也就更没人有话说了。

对此,陈凯其实并不甚在意,现在才哪到哪啊,就算是把武昌和南京都拿下来了,还有半壁江山等着收复呢,何愁不能封王。至于他接受了李定国的好意,一来是为了顾及李定国的感受,二来则是他自问比李定国这个张献忠的义子更清楚该怎么打开这个突破口。

“开始吧,”

中南经标五镇一字排开,在这五镇身后,是大批的辅兵在修建营寨。五镇身前,则是广东红夷炮队,此间已是在忙着校准、装填,甚至还在各自的炮位前修筑起了简易的火炮工事。

陈凯并不着急,任由着这些炮兵做好一应准备工作,只是间或的看向两军阵前的一处小土山,那里正对着的就是当年张献忠炸开的那处缺口。而那小土山面向明军战阵的这一侧,不光是已经立好了围墙、安排了守军、同时还在挖掘环绕营寨的壕沟,土山那里更是不断有兵士从一处洞穴里出来进去,将一筐又一筐的泥土搬出、将用以充当横梁立柱的木料搬入,忙得不亦乐乎。相较之下,不晓得的怕不是得怀疑那些炮兵在偷懒呢。

“经略是准备用放崩法?”

“是的。”

“这得挖上几天啊?”

陈凯转过头,看了看李建捷。这个家伙还是有些急脾气,或者说,他希望亲眼看着线国安和全节填壕:“按照此前的操练成果,这个距离,差不多四五天吧。”

太平军当年也是五天就攻破了武昌城,用的便是掘进爆破。相比太平军的那些矿工出身的爆破手,陈凯的红夷炮队下属的爆破队确实没这个底蕴,但是从新会之战的那场意料之外的爆破作战后便一直在操练,专业化上面应该不会比太平军差什么。

“哦,四五天啊。”

倒也没有听出什么失望,这倒是让陈凯有些意外,不过这也就转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