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生产力发展的几个阶段 157.第155章 半导体产业规划,彩电,PC和手机

第155章 半导体产业规划,彩电,pc和手机

王建昆提出让星耀电子生产彩电,也是有迫不得已的原因的。

因为电子表的销售情况不是很乐观了,去年上半年随着生产线不断的增加,产能在不断的增长,到6月份时,达到了500万只每月。

这个产能里只有60万只是高端电子表,主要销售到国外赚取外汇,然后购买一些要求较高的零部件和王建昆指定要的一些设备。

其他的440万只都是低端和中端电子表,都是销往国内市场的。

虽然国内的手表需求量大,可是每个月都有4百多万只的电子表投入市场,在度过了前几个月的热销后,到了11月份,销量已经不再增长了,仓库的库存也在慢慢增加了。

幸好这时候电子游戏机的销量在慢慢起来,陈兴东及时的调整了工厂的生产,将一部分电子表生产线转产了电子游戏机,才没造成电子表库存堆积。

虽然到了年底因为结婚人群增加,销量起来了一些,可是陈兴东和王建昆都预判到了83年的情况,按照民政部的统计数据,全年新婚对数预计是2400多万,如果全部购买电子表,那也才4800万只电子表的需求。

可是这是不可能达到的,里面有一大半是农村人结婚,很大的可能是不会买电子表的,最多也就买一只作为聘礼,毕竟这几款电子表的价格相对于目前农村的收入来说还是很昂贵的了。

而王建昆也不想降价倾销降低电子产业的利润,因为要保持今后的竞争力,他一方面给工人开了远高于市场的工资,另一方面也在让人进行技术研究,投入是非常大的。

所以电子表的产能只能是不断的压缩了,或许到年底,只会保留高端电子表的生产,那些低端生产线或许会找一些小型国企合作或者直接卖给他们生产线,让他们去生产。

现在星耀电子已经能够稳定量产10微米芯片,3英寸晶圆也能够稳定量产,目前招募的科研人员正在攻关6英寸晶圆的生产。

王建昆一方面让星耀电子的母公司星耀集团在海外收集相关技术资料,一方面也借助智子的计算和模拟能力,给正在攻关6英寸晶圆的研究人员提供帮助。

按照王建昆以前的做法,肯定就是全套技术都直接拿出来了,让智子用量子计算把技术都模拟出来然后他再自己一个人吭哧吭哧的测试。

现在他已经懂得利用资源和如何培养人才了,他在一些科研攻关上主要就负责把关,把那些明显不成功的方案毙掉,同时也提供一些高级设备,辅助科研人员进行试验。

而6英寸晶圆的量产工艺就是通过这种方式在进行,从目前的进度来看,再过几个月应该就可以开始搭建正式的生产线了。

用上6英寸的大尺寸晶圆后,生产效率会翻几倍,然后生产成本就能大大降低。

这些常规的产品王建昆并没有用一些黑科技比如石墨烯和超导材料,工艺路线跟国外的相差不大,所以要跟国外竞争,在生产效率和成本上就要达到跟国外公司相近的水平或者超越他们。

等到彩电项目上马后,那么个人电脑也就顺理成章可以生产了。

因为主要的芯片生产技术已经在香港那边准备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