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月明秋水成语 第54章 踏上征程

思着:这一带地方,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走了这么久,都不曾见到一个人影。看来,这个夜晚,又只能找个山洞什么的,借宿一番了。其实,辞别后主之后的这十多天里,我一直都是这样的。由此看来,不管是什么事情,习惯了就好。 风餐露宿之中,我也就慢慢体会到此行的艰难。久而久之,也就不去抱什么不切实际的幻想了?甚至,如果艰难困苦都早已成为习惯,那么,只要外部环境有所改观,简直就是天大的惊喜了……</p>

嗯,刚才,回首往事之时,我再次想起了“如果”这个词。其实,最大的“如果”,似乎应该就是:如果当初赵子龙赵云将军不曾单骑救主,后面的事情,多半就会改写了。因为,当初的小阿斗,就是如今的“安乐公”。而对于我来说,也就不必领下如此沉重、艰难的使命了。由此可见,这“如果”云云,越说越不着边际,甚至更像是某种笑谈。</p>

是啊,后主本人已然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我就算是领了重任,又有谁来监督执行呢?更何况,知晓这件事情的人,除了我和他之外,勉强略知一二的,就是那个嘴里被塞了布条的凤儿丫头了。</p>

遥想半个多世纪之前,那汉献帝也曾经下过一次衣带诏。然而,结果又怎样呢?</p>

其时曹贼势大,那些在衣带诏上留下过名字的忠臣义士,或是忠烈殉国,或是远走他乡,或是重举义旗……只是,并没有成功!如今的蜀汉后主,就不会再写什么衣带诏了。别的且不说,叫他用他自己的鲜血来下诏,由于疼痛难忍,他多半,他多半也是做不到的。</p>

对于他来说,有些事情,口头说说就可以了,实在没必要留下字迹。那样做,风险就太大了。当然,从他的角度来说,也是为属下着想,让属下少担一点风险。哼,只是,这样一来,以后的日子里,我再次说起这件事情的时候,似乎最好就只能这样说了,“奉圣上口谕……”人说空口无凭,有字为据。而我呢,却不曾想着,向他索要哪怕只有片言只语的圣旨。</p>

不过呢,就算是圣旨赫然在目,如果没有人去执行,那最终也只是一纸空文而已。</p>

看来,问题的关键还在于那四个字:事在人为。</p>

后主所说的那些话语,确实有为自己辩解、洗白的嫌疑。然而,这尘世间的一些事情,未必就是非黑即白,而多半是错综复杂,难以说得清楚的的。于是,他真的不想再去背那么多的锅?而我呢,本来只是想着去讨某个说法的,想着要当面对质一番,结果却领回了一副重担,一副千斤的重担!嗯,这样一来,揭开那层层迷雾,理清那来龙去脉,弄清那事情的真相,给世人一个说法,还是自有其意义的。</p>

多少年以来,那权谋算计、烽火硝烟的一幕幕,一直都在上演着。只是,人们过于在意那结果,事情的真相,有意无意之中,也就容易被忽略了。甚至,既然是“胜者为王,败者为寇”,久而久之,人们更习惯于从结果来导出原因。于是,记入史册的,往往就是那些得志之人的言行举止了?而那些失意者,只是陪衬,成为了那模糊的背景……</p&